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客户端
对待弱者的态度,是折射一个社会、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。日前,“我爱珠海 文明有约”文明素养提升项目之“有爱无碍”无障碍城市嘉年华活动在珠海市金湾区举行,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反响。
当前,珠海共有在册残障人士2.4万人,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万人,如何通过构建平等、友爱、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,为残障人士、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,是珠海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须面对的重要议题。
(资料图)
在《珠海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》出台一周年之际,市民通过一系列体验、宣讲活动,了解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进展,展望“有爱无碍”惠及弱势群体、造福全体市民的美好未来,这既是珠海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的切实举措,也是一次在全社会普及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现场:邀请市民参与无障碍大挑战,市民呼吁“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”
本次活动由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、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,金湾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、金湾区残疾人联合会协办,南方都市报社承办。
活动期间,现场放映了“无障碍出行大挑战”短片,展现了多位挑战者尝试以蒙住双眼、乘坐轮椅等方式沿规定路线通行的过程。现场设置的“有爱无碍”微体验游戏区,则对短片场景进行模拟,让市民有机会体验残障人士出行。
参与体验的珠海市民张先生选择乘坐轮椅,在志愿者指导下,小心翼翼地避开通行路线上的各种障碍。他表示:“虽然我体验的时候是笑着的,但真正的残障人士面临这些障碍,恐怕根本笑不出来,这也让我感受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性。”
活动现场,“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”课题组牵头人、南方都市报记者王靖豪对调研成果与即将发布的《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蓝皮书》进行了宣讲,并强调了无障碍城市建设关乎全民的重要意义。“2011年《世界残疾人报告》指出,人的一生中平均约11%的时间处于残障状态。不去占用、破坏这些设施,是为残障人士提供帮助的切实举措,同样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。”
“想到自己照顾小孩经常需要推婴儿车出门,我才发现自己其实也有无障碍需求。”聆听宣讲后,珠海市民赵女士表示,自己曾一度认为无障碍城市建设仅仅只关乎残障人士,在参与活动后,对相关理念有了更进一步认识。“我们自己也会有老去的一天,无障碍城市能够建设好,对于社会上所有人来说,都是一件好事。”
观察:加强设施建设、法律保障,珠海持续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
“嘉年华”的举办,是珠海近年来对无障碍城市建设重视程度逐渐提升的一个缩影。曾几何时,由于缺乏强制措施与规章制度、社会意识不到位,珠海的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屡屡出现缺失。2021年以来,珠海通过开展“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”等措施,大力提升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、管养水平,有效缓解了残障人士、老年人“出行难”问题。
除了设施的完善,珠海还于2022年出台《珠海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》,推动珠海成为全国第二个对无障碍城市建设立法的城市,通过明确各方工作职责,为无障碍城市建设提供法治保障。
《条例》实施以来,珠海各区展开了一系列行动:香洲区将“对全区98座公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”纳入2023年“十件民生实事”;斗门区对110余处问题盲道进行修复,并开展对占用无障碍设施行为的执法行动;金湾区金湖公园、金山公园等市政公园启动无障碍改造工程;高新区对市政公共区域设施开展全区排查等等。社会各界也纷纷尽己所能,通过组织线下活动、线上交流等方式,帮助弱势群体融入社会生活,为无障碍城市建设鼓与呼。
在此过程中,珠海还通过将居家无障碍改造纳入“民生微实事”、将无障碍理念纳入文明理念宣传等措施,进一步把无障碍城市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,切实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与文明素养,在擦亮珠海文明底色的同时,为无障碍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。
市民自发组织无障碍体验活动
各类举措的开展,带来了显著的成效。根据“深调研”2023年开展的一次小范围抽样调查,超过90%的受访市民对“无障碍城市”概念已有较为基本的认知,近60%的市民已经意识到无障碍城市建设关乎全体市民;《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蓝皮书》收录的53个公共场所中,无障碍设施平均布置率达82%,平均达标率达72%。相较于2021年“深调研”的调查数据,各项指标均出现了提升。
展望:进一步发挥协同共治力量,让“有爱无碍”逐渐变为现实
凡是过往,皆为序章。随着2023年国家《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正式出台、珠海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首次将“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”列入工作安排,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“加速度”。
活动现场
站在《条例》出台一周年的时间节点,“嘉年华”的举行,既是对珠海近年来开展无障碍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总结,也为珠海接下来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作出了展望。
基于此,无障碍理念通过每一场宣讲、每一次互动,以更为生动、具象的形态进入千家万户。这是珠海对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无障碍意识作出的有益探索,更为接下来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,开了一个好头。
作为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、推动文明城市建设与持续增强居民获得感、幸福感的重要一环,无障碍城市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。
放眼未来,珠海亟须进一步发挥协同共治力量,以法规与标准的落地、社会意识的提升,为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、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扫清障碍,让“有爱无碍”从一句口号,变成广大市民可切身感知的事实。